——执教《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反思
贺龙高中 何晓丹
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学生的发展,都要靠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提升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来实现。不能只是书上有什么教什么,要从知识传递型教学向知识整合型教学转变,一年多来,在接受了多层次的培训、参加了多次的教学研讨、亲身经历了新教材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参加了多层次的“课内比教学”后,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改变,教学行为正在不断变化,我们正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倡导者、诊断者”。然而新课程教学思想的落实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更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回顾执教《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过程,我有如下感悟。
一、备学生:蛋白质这节内容因为涉及的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所以了解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非常重要。刚上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基本没涉及过有机化学的内容,高中化学还没进行到有机化学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足,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降低难度,避免学生一次接触名词过多,理解不到位。
二、备课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二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三是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进行了由组成到结构再到功能的教学设计,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备情境: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例举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确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扮演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一活动,化难为易,较好地突破了难点,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较好,较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兴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四、备自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知识要点强调到位。在备课中,我十分注重形成个人条理清晰、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同时注重语言设计,做到清晰准确,有的放矢。注重教学中潜在信息和机会,注重动态课堂的生成,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对学生的饮食结构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引导学生健康饮食和生活。
五、备设计: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进行这节课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了从甲烷入手,逐一替换氢,由已知到未知,让学生了解氨基酸构成的基本方式,了解生物大分子是由小分子脱水缩合连接形成的。
我深知,充分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钻研,争取上好每一堂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