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让学生对自己绝望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洪湖市黄家口中学 雷 刚
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永远不让学生对自己绝望。”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自己的学生,特别是调皮生,往往就是用最伤他们自尊心的话去刺激他们,企图通过刺激的手段来唤醒他们沉睡的自尊而走上自强之路,可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办法不断没有引起对方的警醒,反而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卑微的自己,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强烈的自卑让他们产生了绝望。
我在一次“你最不喜欢的老师”的调查中,学生把伤害他们尊严的的老师排在了第一位。原因很简单:“尊严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财富。如果一个人连尊严也失去了,那他就失去了人生所有的财富,就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学生也是人,也需要尊严。他们其实都不愿成为精神的乞丐。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却偏偏选择了伤害和剥夺他们自尊的方法教育他们,让他们逐步流失自己的财富,对自己绝望。这是多么值得悲哀的事情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伤害了学生,也给自己的教育留下了遗憾。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学生。那年,他考上了“二中”,可他却要弃学打工。我十分诧异。上“二中”可是许多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他为什么宁愿去打工却也不愿走进“二中”的大门,难道他对二中心存什么芥蒂?询问原因,才知道他的放弃只因一句话。他原本是班里的希望之星,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一定可以考上“一中”,可考试的结果让大家很失望,因临场发挥失常,他以几分之差与“一中”失之交臂。一位曾对他寄予厚望的老师无情地说了句:真是狗肉不能上正席。这句话无疑是晴天霹雳,给早已受伤的心上加了一把盐。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后来他告诉我:那时,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团漆黑,我一下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方的路。我如同从高高的上峰掉入万丈深渊,对自己的前途彻底绝望了。
“一个学生的真正堕落,有时候恰恰是从我们教育者的绝情开始的”这位同学打算对以后学业的放弃,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他的无情有着紧密的联系。李镇西老师从理论的层面诠释了 “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的真谛,也为我们的教育给了很大的警示:怎样让我们的教育多一些成功,少一些遗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使他们摆脱绝望,满怀希望地去学习、生活,满怀信心地去面对成长中的明波暗流。为了让他重拾信心,我郑重地对他说:首先,我坚信你是一块需要雕琢的璞玉,根本就不是不能上正席的狗肉;其次,我也坚信只有不及格的厨师,没有不能上席的鱼肉菜蔬;再次,你要相信自己不仅可以上正席,而且还有机会上国宴,如果你不放弃的话。三年后,你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给我敬酒。我记得当时他的眼睛一亮,目光中似乎有一团火,这是自信之光。果然,三年后他如我所愿考上了“一本”。四年后又考上了研究生。如今,他已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了。他多次对我说:“如果当初不是您为我点燃自信的灯,我就不可能在求学的路上走这么远。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老师对学生多一些热情,不要绝情;要让他们充满希望,不要让他们对自己绝望。”
评论